光纤通讯是即古老又新兴的学科。早在西周末期周幽王利用烽火通讯的方式召集诸侯来博得美人一笑,如图所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用语言、图符、钟鼓、烟火、竹简、纸书等传递信息。
实用化的光通讯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必须有稳定的,低损耗的传输媒质;必须要找到高强度的可靠的光源。这两项技术没有解决光通讯裹足不前。
1966年,美籍华人高锟博士首次提出利用光导纤维作为媒质传输光信号的设想,如图1所示。这篇论文是光纤通讯的理论奠基石,高锟博士大胆的提出,只要设法消除玻璃中的各种杂质,使得损耗从1000dB/km降到20dB/km可以大大减少对光的吸收,完全可以生产出具有实用意义的低损耗光纤。因为在光纤领域里面做出的巨大贡献被称为光纤之父,也由此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了科学理论作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光纤通讯的实用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1970年以后,在光纤,激光器,系统实验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我们可以看出光纤和光源技术的成熟为整个光纤通讯的商用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资料: